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景觀組聯誼會---聽國立師兄分享

國立師兄是94年地區景觀總子第一期的學員,當初法鼓山開山在即,有許多工作方向未明,山上除了93年訓練一批景觀種子領隊外,也計畫各地區都擁有一位景觀種子隊員,以應付地區上山作義工時,有一位對山上景觀熟悉的種子領隊。因為這個因緣,他代表大同區參加94年臨時觀音殿的一天一夜訓練課程。

就這樣的因緣讓他一頭栽進這個大家庭裡,他是一位大發心的大菩薩,是師父法語的實踐者,法語說:有事需要作,沒人作,我來吧! 正是如此。
當時山上萬事起頭難,他結訓後山上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急需要更多義工來作,他在同修的影響下,一口氣認養男寮中庭草坪前後草坪,發心護持的事業越來越大,認養的土地越來越多。只好在法鼓山下租地建屋,將全家周末都可以上山作義工。他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年紀輕輕(約60歲)上有父母,下有孫兒滿堂。孫子已經上高中。自己一周可以出坡三天。因為尚有事業必須兼顧。必須兩地奔坡。只要到星期五就全家大小般到金山的臨時居所,一直到星期一早上再全家搬回台北的家。

開山初期師父住在男寮四樓,中庭草坪約100坪。國立師兄為了讓綠草如茵,故自己添購推式割草機,用心地一次又一次得,將草管理的如鋪上人工地毯一般。 有一次師父站在四樓的寮房,仔細觀察他的作業,專注作業的國立師兄毫不知情。將草皮割的平整無暇,收坡後侍者法師要他到寮房見師父,師父除了致謝關懷外,問他用甚麼心能把草割得如此整潔,國立師兄回以這是我要住的家,贏得師父十分讚嘆。開山寮完工後僧團安排師父入住,緊接著環境的整理又是一件傷神的事,要何人有能力來整理整頓這棟新建築,讓師父老人家住的舒適又安全呢? 正在傷神之際,僧團有法師又想到國立菩薩, 靦腆的詢問國立師兄,可否再加大認養區。國立師兄一本初衷 有事情需要作,沒人作,我來吧! 如此讓常住又鬆了一口氣。一段時間後又把開山寮整理的有條不紊,有如花園環境一般。讓國立師兄又完成一次大布施,供養一代高僧聖嚴師父。

開山寮成立初期建築物剛建好,一個人承擔四周景觀維護不是簡單的事情。但是國立菩薩一本初衷,把開山寮是為自己的別墅,盡心盡力的維護贏的師父的肯定與回報。這段期間 國立師兄發生小車禍,腳部受到嚴重的受傷,中斷了上上出坡。 聖嚴師父看在眼裡,立刻察覺其中的蹊蹺,要求寺者法師關心與協助治療 ,數次的當面關心。每當車隊側身而過,師父總是搖下車窗藹要求親視傷口復原情況。 甚至於親自要聯絡台大醫院專業醫師協助治療,讓國立師兄感受到師父親和力,就像自家的長者一般無微不至的關懷。

分享中說到感動處,可以感受國立菩薩,幾近哽咽的神情。從分享中略略可以窺知。他與師父互動中的真誠感動。是言語道斷。非我們景觀聯誼會任何一個人所能體會。法鼓山據估計約有一百萬信徒。可以與師父如此親近的信眾。我想國立菩薩是唯一的一位。一時千載。千載一時。這個互動不同於一位師父與徒弟。而是一代大師真誠的面對面對一為普通的信眾。去年初師父圓寂 讓他非常不捨 師父曾經說:人的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過得有意義。國立菩薩把師父的言教,永遠地落實在他生活之中。

據國際媒體報導並選出中國近代四百年來,影響中國佛教最重要的大師,聖嚴師父名列其中。能與一代大師互動,世間上沒有比此更有意義。國立菩薩分享的故事,值得法鼓山所有的信眾學習的榜樣,但為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得興隆,不為自己求安樂。是真正的萬行菩薩。(感恩景觀組郭義昌菩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