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學禪若終生不悟怎麼辦?

禪宗所說的悟,是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念就在悟中。頓證、頓悟是沒有漸次、不假階梯的,所以也沒有必要顧慮到臨終時悟與不悟的問題。
禪的修持,切忌將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執著、攀緣、放不下。所以,真正的禪者,知道有悟這樣東西,但並不以悟境的貪求為修行的目標。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種觀念,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將此觀念擺下,才能真正得力。所以,禪者修行,重視過程不重視目的。在修行過程中依照明師的指導,用正確的方法,精進不懈、勇往直前。所謂一摑一掌血,一步一腳印,貼切著每一念,不容瞻前顧後,念念不斷、絲絲入扣、綿綿不絕,工夫自然得力。得力之後,始知悟與不悟、生死與涅槃,和修行了不相關。
但是一般初學佛者,雖已知道生死是苦海、涅槃是彼岸,但卻不知生死和涅槃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所以要畏生死而求涅槃,認為未悟之前是為煩惱所縛、為生死所苦、受眾苦煎熬,但若一旦開悟,就能了生脫死、得大自在。殊不知這是方便說,是為迷人說,不為悟者說,以此誘導迷人來修學佛法。一旦進入佛門,生信起修,就要告訴他們,修行不為目的,悟境也是執著,除執著才能開悟,才能離開生死的煩惱。如能有此認識,即不會再有求悟、待悟之心。

倘若一生修行,都不得力,也就是自始至終,無法體驗捨執、離執的工夫。經常都在畏生死、求菩提的心態下,努力修行,那更不必擔心死後下墮三塗了。因為心向涅槃,總比心向地獄來得好。佛法重視願力和業力,依願力為前途的導向,但因修行時業力的障礙,此生雖然可能無法得到解脫,但也不會離開三寶。此生若不成,來生可再繼續,在願力的引導下,努力於戒、定、慧三學的修持。也就是持戒的福業及定業、慧業,三者相加,必能使之上生天國、往生淨土,乃至成就菩提;至少也還能夠轉為人身,繼續學佛修行。
所以,修行的禪者,第一,不必為死後的去向而擔心。第二,如果自己功力淺薄,沒有把握,沒有自信,不知自己的願力有多強、修行的工夫有多深?唯恐由於願心不強,戒、定、慧三業的功力不夠,臨命終時會受到惡業的影響,魔冤的牽引,而離開三寶,墮至三塗,於此出沒生死,再也無法回頭,那就最好一方面依彌陀的本誓願力,以求往生西方淨土;一方面以禪修等一切的修行功德,增長往生淨土的資糧,這樣是最可靠的。

所以,中國在宋朝以後,禪淨交流且倡導禪淨雙修,是以禪的方法和求生淨土的願力兩者並重。倘使禪修的工夫得力,則自可不愁悟或不悟;不然的話,也能以殊勝的淨土為其暫時的歸宿。

-----摘自《學佛群疑》------

逃避和出離有什麼不同?

通常,初學佛的人,必須要有厭離心,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厭離什麼呢?是對於來自心理、生理、人際關係、自然環境的種種矛盾、摩擦,而引起的許多煩惱、痛苦。如果能夠轉變,那麼對這些現象的感受就不需厭離;無物可厭,也就無處可離了。所以,厭離是修習佛法的初步,就是知苦而求離苦的意思。

一般人總認為厭離人間的人際關係、生活環境,就是否定了人的價值和意義。其實恰好相反,正因為要提昇人的價值和意義才要暫時厭離。就像商人出外經商,是為了賺錢養活眷屬,維持家計;孩子出外求學,是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以謀他日成家立業和自利利他。所以,佛法所講的厭離是修行的初步過程,而不是終究的目的。
逃避就不同了,逃避是不想負起應有的責任,不敢面對現實的生活,而抱著逃債,甚至於逃亡的心態遠離他所處的環境,這種人就像處於逃亡狀態的犯人一般,心裡經常充滿著恐懼、不自在、不安全,永遠承受著無處容身的心理壓力。

這和修行正信的佛法以厭離煩惱的世間,完全不同。若能厭離煩惱,他就能逐漸地離開煩惱;多離一分煩惱,便多得一分解脫和自在。自在的程度越深,煩惱也就越輕,最後便得究竟解脫。如果已得解脫,當然也就沒有厭離和不厭離的問題了。

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逃避是知苦卻不敢面對苦,反而逃苦的意思;厭離是知苦、避苦因而學佛脫苦,乃是為了疏導問題。逃避既違背佛法所說的因果律,所以也不為佛法所許;厭離也不一定要離開人間,而是透過佛法的指導原則及其修行方式,提起對於世間現象的徹底認識。《中觀論頌》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首先是厭離世間,結果既已知道諸法空幻,也就不起煩惱和執著,也就不需要厭離。不過,僅僅通過知識的認同未必能夠離苦,所以要暫時離開世俗的環境,專門修持佛法的戒、定、慧三學,就比較容易達成離苦的目的了。因此,上上根器的人,一旦接觸佛法就能頓悟,悟後或以出家身,或仍以在家身於人間行化;一般根器的人,則以離俗出家最易得力。不過,出家是大丈夫事,並不是世間多數人可以做到的。因為第一,一般人不知厭離;第二,許多人雖知厭離卻無法厭離。
-----摘自《學佛群疑》------

如何一門深入?

近代的思想家胡適之先生曾經說過︰「為學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博覽群籍是學問的基礎,一門深入是學問的造詣。如果僅是博大而不精深,不能成為學問,只能算是常識,所謂門門通,門門稀鬆;不能在任何專門的範疇中出類拔萃、登峯造極,就不能夠見其成就和獨到的特色,那不是專家,而是一般的通才。所以,佛制規定,出家的比丘應該專精於經、律、論的修學,如果資質優秀,也可以五分之一的時間,旁覽教外的典籍,因為人在一生中的時間有限,不可本末倒置。

佛教的三藏聖典浩如煙海,雖皓首窮經,盡畢生之力,也無法盡學其精奧。因此,自古以來,學佛之人探究經論是有選擇的︰在初入門時,可以從概論的書籍及通論和通史性的著作著手,以俾知其大端;而後即應該有所選擇,依據個人的心向、興趣,從事某一部經和某些相關的經,某一部論和某幾部相關的論,某一部律和相關的律書,如此盡一生之力,學習、修持、研究、弘揚,就可以成為一代大師;爾後繼者再循著他們的成果續加鑽研,即造成分宗分派的現象。
目前對於一般的佛教徒來說,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所謂「一門深入」,倒不是有關經、律、論的問題,而是在於宗教經驗、修持法門,以及善知識的選擇和追隨上。因為一般人不知道自己適合修行那一宗派或那一些法門,以致於不論是修苦行、修樂行、修顯教法、修密教法,均可能不知所從而樣樣都學。在顯教方面,如果淨土、禪、律、天臺、華嚴、唯識等宗都各有一位,乃至幾位知名的僧俗大德,都可足以使得那些患得患失、見異思遷、淺嚐即止的人,處處參學,常常變更他們的老師。時至今日又有某些沒有師承的密教,以及民間信仰的鬼神教徒自稱上師、自立活佛,紛紛出現世間,而他們也都有一套自圓其說、自成其理、自創其法的宣傳,琳瑯滿目,使人目不暇給。一般沒有佛學基礎的人,在對修持方法和修行成效有所要求下,也不免處處摸索,見一樣學一樣,結果很可能遭致精神錯亂、心理失常、生活失調等下場,而與社會脫節,變成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這是非常遺憾的事。
因此,我們主張要一門深入,不要見異思遷,得隴望蜀。如果你已認定所學的是正統的佛法、正信的佛教,只要沒有發生副作用,不論念佛、參禪、持咒,在正常心態下,日積月累不斷的修持,都必定會有成效可見。切莫求好奇心的滿足、官能的刺激和思想的激盪,應該以平常心去修學佛法的正常道,也就是合理的、人本的、自力的、清淨的、利他的,最多加上佛力救濟,以求臨終往生佛國淨土,就夠了。否則,既想成為佛教的高僧和大德居士,又想通曉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學、宗教等各種知識學問,便無異是浪費生命。如此,既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既不能夠充分地自修,也不能夠以自己的所長去幫忙他人。
-----摘自《學佛群疑》------

什麼是佛教徒的飲食觀?

佛教出現於印度的時候,佛教徒並沒有特殊的飲食習慣和規定,因為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普遍的國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異的飲食觀念。所以,原始時代的佛教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過的是沿門托CB00425;,所謂「一鉢千家飯」的飲食生活;他們不選擇托鉢的對象,也沒有所謂潔淨或不潔淨,神聖或不神聖的飲食禁忌,為的是一律平等、廣結善緣。相沿迄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上座部的佛教區域,還保留著當時的古風,也就是供養者供養什麼就接受什麼,沒有選擇、挑剔的餘地,只要不是特為某一些托鉢者而殺,縱然魚肉等食物,也不拒絕,這就是為什麼小乘佛教不規定必須素食的原因。
素食是佛教所強調和鼓勵的,如果能夠辦到的話,這是基於慈悲的立場,不是現代人為了健康和經濟的原因。事實上,肉食既傷慈悲,也的確有損健康,所以,大乘經典如《梵網經》、《楞嚴經》等都強調素食,嚴禁肉食。
至於葷腥,應有分別,所謂「葷菜」,是指具有惡臭味的蔬類,例如︰大蒜、蔥、韮菜、小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瞋,熟食助淫。在比丘戒律裡面則規定︰吃了葷菜要單獨住,或者距離他人數步以外,並位於他人下風而坐,或者必須漱口至沒有惡臭為止。這主要是為了不擾亂大眾,所以,不得食葷。並且在誦經之前,為了不使聽經的鬼神發瞋和起貪,最好不吃葷菜。所謂「腥」就是指肉食。辣椒、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等都算是香料,不算葷菜,不在戒律所限。
至於不得飲酒,在印度乃是佛教徒的特色,其他宗教不僅不戒酒,甚至認為酒能通神。本來釀酒不須殺生,並且可以成為藥物之一種,不應列為宗教的禁忌;但因為佛教重視智慧,若多飲酒容易亂性,而飲酒之後還能夠自制而不致昏亂的人不多,所以,為了保持經常清醒,利於精進的修行,特別是為了達成修定的目的,必須戒酒。至於一般大眾,若據孔子所說的「飲不及亂」,無傷大雅。所以若受五戒而不能戒酒,也可以捨掉酒戒或不受此一酒戒,還不失為三寶弟子。
若將酒當作菜的佐料,如已沒有酒味,失去醉人的力量,應該不在酒戒之限。故在中國的新興宗教-所謂理教也戒酒;當在必須用酒的場合,以醋代理,例如以醋代替烹飪的佐料,因為此時的醋已無酒性。
如果進入葷菜館或居家時家人之中有人吃素,也有人吃葷,能夠使用葷素兩種不同炊具和餐具,是最為理想。因為葷素的氣味不同,對於飲食者的感受也不一樣,為了習慣上的理由,保持清淨是必要的。可是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在開悟傳法之後,隱於獵人隊伍之時,僅吃肉邊菜,而避菜邊肉。不吃肉是為了慈悲眾生,還吃菜是為必須生存,因此在生活條件無法強求的條件下,用肉食的炊具來煮素食,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對於煙、麻醉品的觀念,在佛制的戒律,可因病而由醫生處方使用;不僅是煙,乃至於酒,在不得不用的情況下,不算犯戒。當然,不能假藉治病而貪口腹之欲去吸飲煙酒和麻醉品。抽煙是為防止瘴氣,在瘴癘發生和瀰漫的地區,出家人可以適量地吸煙;否則,為了威儀,應該戒除。若是為了刺激、嗜好、無聊等原因而抽煙,那就不為佛戒所許。在南方熱帶地區,嚼檳榔也是為了防止呼吸器官感染疾病;但是在不為治病的情況下,那就成了有失威儀和損傷形象的一種惡習。
煙、檳榔都非飲食中的必需品,對人體少用是為了治病,多用則有害無益。例如︰酒精過量者中毒;煙的尼古丁則傷肺損氣並為致癌的原因;檳榔的液汁,有損牙齒的健康,令琺瑯質受到腐蝕,佛教徒能夠不用最好不用。
至於蛋類,應該是屬於腥類,因為它可以孵成為雛,而且它的味道,就是腥味,如果持素清淨的人,最好不吃。雖然現在養雞場所產的雞蛋,是無性的,在消費巿場所買到的都是屬於無生命的;但它很顯然地並非植物,若從殺生的立場,吃無性卵,不算犯戒,也無損於慈悲,若以素食的習慣而言,便應當避免了。
關於乳製品,不屬於肉食,也不屬於腥食,因為牛羊吃草及五穀,所產的乳汁也不含腥味。飲乳既未殺生,也不妨礙牛犢、羔羊的飼育,而且是由人來飼養、控制乳量的生產,不會影響雛兒的生長與發育,所以,在佛的時代,普遍飲用牛乳,而且將乳製品分為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級類,是日常的食品,也是必需的營養品,不在禁戒之列。而目前由於對乳量需求大,遂產生畜牧業密集式生產採乳,忽略動物本身的生理條件,有不少保護動物的團體抗議飲用乳製品,所以基於佛教護生慈悲立場,在購買乳製品時,應當考量乳品來源及其畜牧方式是否合乎自然方式畜養。
-----摘自《學佛群疑》------

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什麼不同?

常聽說:「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也就是說個人修行不同於集體修行,在明師指導下修行和無師自修,更是大不相同。
個人修行,應該是在已經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後,而且也要知道如何來解決修行過程中,所發生的身心及知見上的疑難和困擾等問題,否則不但無法得益,相反地很可能受害。特別是修行禪定,精進勇猛的話,會有種種的禪病和魔障發生,那就是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反常變化。所以,初學的人,不宜單獨修行。

集體修行,縱然沒有明師指導,尚有其他同修的彼此照顧,互相糾正,只要知見正確,不會發生太大問題。
再說,個人修行很容易成為冷熱不均,忽而勇猛精進,忽而懈怠放逸,乃因為無人約束,也沒有大眾的生活規制。勇猛過火,會引來身心疲憊而產生禪病;懈怠放逸更會使人放棄修持,退失道心。如果經過幾度的冷冷熱熱之後,便會對於修行退失信心。若在團體中修行,由於共同生活的制約,且有同修之間的制衡,會使人逐步前進,所以,比較安全。
從心力而言,個人的心力是極其有限的,初初修行的人,也無法造成修持道場的氣氛,如果能結合多人共同修行,以同樣的方式,相同的目標,共同的心態,同樣的作息時間共修,就會形成修行道場的氣氛,其中只要乃至一人正常修行,就會使得全體導入正軌。如果,多半人處於正常狀態,此種心力的共鳴、共感,就會使得每一個人得到全體修行者的全部力量,十個人參加,每一個人都可能得到十個人的力量;一百人參加,每一個人也可能得到一百個人的力量,所以,佛教贊成以集體的修行為初學者的常規。
縱然是修行已久的人,偶爾能夠參與集體修行,也是有益的事,所以,當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有弟子一千多人,追隨佛陀過僧團的生活;在中國佛教史上,不論那一宗派,人才輩出之時,多是由於集體修行產生。例如︰禪宗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及馬祖道一、百丈懷海等諸大師,其門下無不龍象輩出,而他們都是集合了四、五百人,上千人等的大僧團。因此,將禪宗的寺院稱為大海叢林,大海是龍蛇混雜,魚鼈居中,但是不容腐屍。修行者的根器,雖有大小、利鈍之不等,如果腐敗了,反常了,就會被海水棄之於外。叢林之中,林木雖有大小、粗細,但是無不挺拔向上,否則就接受不到雨露、陽光,就會自然地被淘汱。
由此可見,單獨地專精修行,不是初學者所宜。
-----摘自《學佛群疑》------

在家信佛有禁忌嗎?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爐裡面殘餘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結果弄成髒亂和容易引起燃燒的危險。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個香爐,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須清理收拾,經常保持像第一次燒過香的香爐一樣清潔。
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間,不敢進入寺院禮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誦經、打坐、念佛,其實這是低級鬼神的禁忌。因為鬼神怕見血污,所以容易見血發瞋。鬼神嗜血食,見血起貪,可是生理的經血,不是鮮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應;所以,生理期的女性,進入神鬼的宗祠、廟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至於佛教的沙彌尼、比丘尼,以及近住優婆夷,都是生活於寺院,每天與經像、法物為伴的女性修行人,從未由於生理期間,發生所謂沖剋的問題而帶來災難的。
在家供佛,設立佛壇,通常都先請人為佛菩薩聖像開光,同時要選擇日期,勘定方位,這也是屬於民間信仰或民間風俗的一種。以入鄉隨俗的觀點而言,這無可厚非;開光表示慎重,擇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但是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諸佛菩薩無處不在,無處不應,一切方位有十方諸佛、十方三寶、護法龍天,當然沒有民間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問題,只要自己認為是最尊貴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適當的時間來為佛像安位就好。
有人認為某些經咒,在家人不可念,或者某一時辰不可以念某些經咒。其實,凡是經咒都要以恭敬心,於清淨處來持誦,最好先洗手、漱口,並在佛前焚香、禮拜;但沒有一定說在家人不可以念什麼經或持什麼咒,除了密宗的特定法門之外。
家裡有人信佛,但也有人信神,是否可將不同的神佛在同案供奉?這應該沒有問題,佛在中間,菩薩供在兩邊,諸神供於菩薩的外側,作為三寶的外護,也讓諸神親近三寶,修學佛法,種成佛因。如果取得家人的同意,在改信佛教之後,可對原有的神像焚香、供養、禱告,然後收藏起來,以免供的偶像太多,形成雜亂。
香灰及損壞的經像、法物,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處理,甚至於送到寺院。其實,只要選擇清淨的空地和焚化的容器,用火焚化之後,埋入地下即可。若是金屬製品,則收藏起來,過了若干時日,就可作為骨董或破舊物處理。
佛前鮮花、水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屬於消耗品,必須每日更換;如果尚是可用可食,應該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拋棄;如果腐爛、敗壞,則做垃圾處理。至於供品的單數或雙數,沒有限制,以對稱的美觀而言是雙數,如限於物力、財力、位置及場地的關係,單數也沒什麼不可。至於品類、質料是以個人的財力可能負擔的範圍為原則,不敷衍也不鋪張。
在家修行的時間,以早上、晚上為宜,身心清淨輕鬆,才能專注、虔誠;如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當然也可以選定不同的時間。最好臥室不設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誦經;如果只有一個房間,最好平常將佛像用布遮蓋,禮拜之時,要把床鋪整理整齊、清潔,再揭開佛像;如果除了床鋪沒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作為修行場所。總之,是以恭敬、清淨心來做到肅穆、莊嚴的程度為原則。
皈依三寶之後,對於其他宗教,以及民間信仰的寺廟、道場,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尊敬;若進入教堂、寺廟、神壇,當以鞠躬合掌問訊為禮。不得作為信仰的對象,但還是可以作為友誼的聯繫;在對於佛法未有確實的認識之前,不可以閱讀外道的書刊,否則會造成方向的誤導。
-----摘自《學佛群疑》------

異形日本兔蕬子VS.厚皮榕樹---感恩樹身菩薩的分享

發報時間: 2011-09-14 05:00:00 / 報主: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野鳥生態攝影展-馬偕醫院

本期目錄

.異形日本兔蕬子VS.厚皮榕樹

異形日本兔蕬子VS.厚皮榕樹

文、圖/蔡智豪
2004年靜宜大學楊國禎教授與黃竹國小許彩梁老師發表有關「日本兔蕬子入侵」的文章(楊國禎,2004;許彩梁,2004),提醒政府相關單位注意,並建議提早防治,以避免擴散後,造成生態浩劫。。


至今7年過後,似乎此重要的生態警訊,政府充耳不聞。有關外來種防治工作,每年卻常見政府大張旗鼓地進行「小花蔓澤蘭」拔除的活動。但楊國禎教授(2004)表示「小花蔓澤蘭」迅速生長的條件有:1.土壤肥沃、2.陽光充足、3.夏季溫高、4.水分充足。這四項重要的條件僅存於廢耕地與受到人為干擾的樹林邊緣。「小花蔓澤蘭」在開花之季,壯盛的景況常讓憂心人士喻為「森林之癌」。但事實上,就生態的威脅度而言,「小花蔓澤蘭」尚難入侵低海拔的原生森林中,因為原生森林植物具有「地頭蛇」的角色,一般外來植物難與之競爭。故生態學家陳玉峯、楊國禎教授所擔憂的外來物種是具備入侵「原生森林」的能力,其中日本兔蕬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 var. japonica)即具備此特色


「原生森林」保存台灣重要的基因庫,此基因庫歷經一百多萬年來四次重要冰河期、間冰期,物種南遷與演化所形成。這是台灣島重要的命脈與根源,這也是生態學家呼籲政府重視生態保育的原因之一。但面對如同異形般的日本兔蕬子,我們看不到政府的重視,卻看到此生態浩劫正急遽地發生中。

筆者於2011/9/10在台中市東山路(129縣道)大坑圓環至天星飯店的路途上,見到日本兔蕬子蔓延的情形甚為嚴重。其中,其宿主除楊教授(2004)提及的重要次生林植物「山黃麻」外,筆者另觀察到其已可寄生於「榕樹、血桐、構樹、羊蹄甲」。此現象是嚴重的警訊,因上述提及台灣的原生森林植物具有「地頭蛇」的角色,但日本兔蕬子卻可打敗「厚皮」的榕樹,及「生長迅速」的血桐與構樹,若連榕樹都無法抵抗,那低海拔原生森林生態的瓦解將指日可待。


此文重提7年前的警訊,再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正視此問題,並及早提出因應之道。

作者: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參考資料
1. 楊國禎,2004。《小花蔓澤蘭》,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3209
2. 楊國禎,2004。《日本菟絲子──超級植物殺手入侵台灣,綠色世界陷危機》,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topic/plant/2004/pl04100601.htm
3. 許彩梁,2004。《日本菟絲子分佈情形之複查及新發現地點報告》,生態台灣季刊第10期。http://ecology.org.tw/publication/10/issue3.htm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一定要看破紅塵之後才能學佛嗎?

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紅塵」二字並不是佛學的名詞,實出於中國文學的辭彙。它的意思是形容飛揚的塵埃,或是繁華的生活景象。
東漢班固的〈西都賦〉,有「闐城溢郭,旁流百塵,紅塵四合,煙雲相連。」這是形容西都長安,人多、事多、錢多,豪華熱鬧。在盧照鄰的詩〈長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紅塵暗天起。」宋朝程顥的〈秋月〉詩中有「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在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一回中也說「有城回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可見紅塵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場的、富貴人間的繁華景象。
「看破紅塵」這句話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國古來的文學家,受到道家自然無為的影響,以及後來隱遁之士厭倦官場虛幻的富貴生涯,嚮往山林的田園生活,而經常使用的辭彙。所以,看破紅塵就是從煙雲似地繁華生活隱退到自由、簡樸、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環境中。
佛教在中國常常受到誤會,一般人常把逃避現實,隱遁於山林的風氣和現象,歸之於佛教的信仰以及學佛的結果。其實佛法中,不講紅塵,也沒有講看破紅塵,只有講到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對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六塵是外境,六根是內境,必須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才能產生身心現象。心為外境所轉,也就是被六塵所動,就會以六根造作善惡、好壞等的行為,佛法稱此為造業。其可以造惡業,也可以造善業。造惡業下墮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造善業則還生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報。但是不論下墮或上昇,都是在世間的輪迴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脫,則必須認識六塵是虛幻的、不實的、多變的。《金剛經》把它形容為如夢、如幻、如泡、如影。能夠徹悟六塵世界的虛幻不實,當下就是解脫自在。若身心處於六塵世間,而不為六塵世間所困擾、誘惑,就不會起煩惱,稱為解脫之人。
可見,佛法所謂的六塵,是指身心所處的環境。繁華的富貴生涯,固然是屬於六塵,隱退的自然生涯,也沒有離開六塵,因此,禪宗有言「大隱隱於巿廛,小隱隱於山林」。這也就是說,心有所執,身有所繫,不管生活在什麼環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風、暴雨、惡獸、猛禽、毒蟲,或所謂窮山、惡水、潑婦、刁民,都會引起你的煩惱;如果心無罣礙,處於皇宮、華廈和居於洞窟、茅舍是一樣的,何必要去分別。
通常都說看破紅塵就是落髮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業失敗、婚姻離散、家庭破碎,已經沒有東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氣,在窮途末路,心灰意冷之餘,就到佛門中找一條茍安偷生之路,所謂︰伴著青磬紅魚,了此殘生。這景象是非常消極、悲觀,甚至悲慘的!佛門中的確有這種人,但這絕對不是進入佛門學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進入佛門,成為佛教徒,也並不等於出家。佛教徒分為在家與出家兩大類,出家只是少數,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數。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謂將此身心施予三寶和施予眾生︰施予三寶是為求法;施予眾生是為度眾。施予三寶乃為弘揚佛法、續佛慧命;施予眾生則可攝化、救濟苦海的眾生。能夠難捨能捨,難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確目的。從難捨能捨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難忍能忍而言,是承擔如來的家業和眾生的苦難,故所謂看破紅塵實與出家的宗旨無關。
至於出家學佛,可以包括社會的一切階層,且絕不為逃避現實,乃在和睦人間、淨化人間,也就是佛化人間。如果學佛之後要離開人間,離群索居,那就違背了佛化人間的旨趣。在家學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則下,對於家庭、社會、國家都應盡責盡分。所以學佛之後的在家人,他會更積極於人間的生活以及分內的責任。這也就是大乘佛教將菩薩的形相分為出家、在家兩類的原因;出家菩薩是無牽無掛的比丘相,在家菩薩是福德莊嚴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紅塵的本意而言,是屬於消極的,而學佛卻是積極的。我們可以把人間的生活形態和心態,分為三類︰第一,絕對的多數是屬於戀世型的,對於任何事物都放不下,爭名奪利、飲食男女、醉生夢死,苦惱終生而不知生為何來,死向何去?活著的時候放不下,要死的時候捨不得,所以佛稱他們為可憐憫者。第二類人是厭世者,他們或是憤世嫉俗,或懷才不遇;或是消極、悲觀,對於生命抱著無可奈何的態度。因此,前者會變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間社會的大舞臺,而過隱遁的生活;後者若不自殺而死,也會逃避現實,抑鬱以終。第三類,是屬於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們見到人間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憫人的懷抱,拯救世間眾生於水深火熱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於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這就是被後世稱為賢者和聖人的型範。
以佛教的觀點看,第一類人是凡夫根性;第二類人,類似小乘根性;第三類人,類似大乘根性。不過,若以佛法化導,第一類人雖是凡夫,也能夠漸漸獲得智慧,洞察世間現象,為人們減少煩惱,為社會減少災難。第二類的小乘根性,則至少不會憤世嫉俗,或者尋短自殺,而會積極修行,早求出離生死苦海。進而也能為人間留下自我奮發,自我救濟的模範和典型。第三類大乘根性者,則能由於佛法的化導,而賦予無限的生命、無窮的悲願,生生世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佛化人間,成就佛國淨土;不僅度人,也要度盡一切眾生。他們不會因阻撓而失望,也不會因便利而狂熱;時時努力於因緣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卻永遠精進不懈,像這樣的學佛態度,當然與看破紅塵的觀念了不相關。
-----摘自《學佛群疑》------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上法鼓山做義工---感恩E組鐘美鳳菩薩的分享

在紅塵俗世待久了,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難免大都是名利爭逐,關於財色名食睡的貪求,在大染缸裡浸久了,漸漸的就容易迷失自己清淨的本性,累積越來越多的煩惱,身心越來越不自在。

有機會上法鼓山做義工,是一個可以親近佛法,洗滌煩惱的好機會,我這一次在山上小住幾天,感受到山上的清淨、寧靜、祥和。

我被安排做澆水的工作,當我拿起水管將水灑向植物的時刻,我彷彿感受到植物的雀躍與歡喜,法師從身旁經過時跟我分享:「他們(植物)都很感恩你喔!」是啊!植物也是有靈性的,我以歡喜感恩的心來澆水,植物們應該也可以接收到祝福的訊息。除了跟植物互動之外,小動物也紛紛現身,首先是草叢裡的螽斯,矯捷的跳躍著,再來是樹上的螳螂,靜靜的享受清涼之水的滋潤。仔細觀察,會看到一個區域裡頭,有好幾個鳥巢,還有機會看到鳥兒咬著細細長長的草兒,準備修補牠的巢呢!


到了晚上,準備上大殿做晚課,仰望星空,感到那樣遼闊、星星那麼清亮、那麼寧靜,只有在這麼清淨的山上,擁有一顆自在閒適的心,才能欣賞得到啊!

入夜的法鼓山是沒有光害沒有任何世間的喧囂的,靜靜的聆聽,會聽到整座山上千千萬萬隻小動物均勻的鼻息,那麼有節奏那麼和諧的一起演奏「夜之交響曲」。法鼓山是小動物安全的家,在這裡可以免於恐懼,免於被傷害,因此,才能睡得如此香甜

清晨上大殿做早課,晨光中,山風習習,看到法師們身上的袈裟衣袂飄飄,顯得非常脫俗出塵,心中不禁暗自讚嘆:「在人欲橫流的末法亂世裡,能夠毅然放下一切俗世的追求和牽絆,以清淨的身心投入佛法的修行,並做淑世利人的付出,這是多麼難得而高尚的情操!」能夠有機會在法鼓山出家修行,是多麼有福報的事啊!

星期四晚上,終於下了一場大雨,雨聲嘩啦嘩啦,大量的雨水傾瀉在屋頂上,瀰天蓋地, 感覺彷彿山洪都要暴漲了,不禁想到古詩當中的一句:「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第二天早上走到法印溪,發現果然溪水滾滾,澎湃的水勢,正快速的往山下奔騰而去。經過一夜大雨,整座山都青綠了起來,空氣中帶著濕潤的氣息,鳥兒也拍拍翅膀,呼朋引伴的在樹林間飛行,開心的唱著歌。我生平第一次看到台灣藍鵲整個家族一起出現,內心感到非常興奮。


星期五晚上在祈願觀音殿有一場大悲懺法會,柔和的燈光下,面對著慈悲的觀世音菩薩,看著菩薩身後潺潺流動的水牆,聽著虔誠而莊嚴的唱誦聲,心不自覺的就安靜了下來。繞佛時,看到玻璃門上反映了共修大眾的身影,有如蓮池海會,真是殊勝!法會結束,走在寧靜的山上,耳朵裡還迴盪著綿綿的唱誦聲。

星期日是大出坡日,景觀組的任務是處理停車場附近的大花咸豐草。出坡前,常御法師為大家開示「不思善不思惡」的觀念,就是「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生活中能夠用這樣的態度面對所遇到的境界,可以減少執著,心情更自在

大花咸豐草長得很茂盛,拔起來有一點費力。在陽光下只見大家揮汗如雨,拔草拔得起勁,談笑談得更帶勁,在一片歡悅喜樂的氣氛中,將雜草一一拔除。然而反觀自身,卻發現「一身是刺」,原來大家的手套、衣服、褲子上都沾滿了大花咸豐草的種子,彷彿刺蝟一般。大夥群聚樹蔭下一一拔除身上的刺,練習「手在哪裡,心在哪裡」的工夫,雖然費了不少功夫,大家卻樂在其中。

上山做義工,除了種福田修福報之外,更能夠有親近佛法的機會,尤其法鼓山處處充滿禪意,時時都可以讓我們放鬆身心,自在的體會學習,在勞動流汗之餘,更大的收穫是心靈的洗滌,身心的輕安。

文:鐘美鳳菩薩 2011/9/8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心世紀倫理對談---9/17、9/18

法青布拉格 blog.sina.com.tw/ddmyp 法青快訊  2011.09.05

" 你快樂嗎?
你想擁抱與開啟自己的幸福嗎?"
你想知道 陶晶瑩 與 施振榮 的幸福密碼嗎?
9/17~18 國父紀念館
我們一起 打開幸福的門!"

第一場 擁抱幸福的新思維
時間:9月17日(週六)14:00-16:00
地點︰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
對談人︰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林懷民老師、施振榮先生
主持人︰石怡潔小姐

第二場 開啟幸福的生命智慧
時間︰9月18日(週日)14:00-16:00
地點︰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
對談人︰惠敏法師、鄭石岩教授、陶晶瑩小姐主持人︰石怡潔小姐


法鼓山世界青年會
100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77號
捷運西門站五號出口‧中山堂公園對面
聯絡電話:(02) 2191-1020
聯絡信箱: ddyp@ddmf.org.tw

100/09/04海山區景觀出坡---感恩蔡建豐菩薩的分享

遊覽車上

遊覽車上

開始出坡

出坡中

出坡快結束

100/09/04海山區景觀出坡集錦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不要去看別人---網路佳文共欣賞

一群喜歡接觸宗教、靈修成長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位說他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將近二十年,可是一直覺得還是在原地踏步,對自己有很深的失望,結果其他幾位也紛紛慨嘆自己也有相同的心境。

其中一位朋友趕緊給大家打氣:「宇宙有它的自然定律,比如砍一棵大樹,不斷地砍它,終究會被砍斷,這就是自然的物理性,我們對治自己的習氣也是如此,如果有自覺,持續砍它,依著『自然』的道理,終必砍除。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所以要有信心,不要氣餒。」

接著他又說:「其實,如果只有讀書開展智『慧』,是只做了一半,定慧雙修,才算完整,所以還要修『定』。在生活中看看自己安定的功夫,才知是不是真正把書讀通了。經典上說,『定心』非常重要,心不安定,就如燭火,受風一吹,就搖擺不定,而搖曳的燭光,是看不清週遭的,穩定的燭光才能明照一切。如果一個人,對人對事不能看清楚全貌,那如何有智慧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安定的心,多麼重要。」

心念不定,易受外界干擾

這個比喻太妙了,心被外界的風一吹,就或明或暗,或靜或亂,或喜或悲,心念幾乎無時不受到別人的牽引,即使兩人在同一個房間內,沈默的各做各的事,對方的一舉一動,還是牽動著自己。

所以人雖離不開人群生存,但要努力降低被人干擾或避開干擾。

很多人一直努力修持,尋找破解,就是希望避免「不由自主」的受到掌控,陷入苦的循環之中,而能有自覺的選擇自己的心境及行動,才不算糊糊塗塗的過日子。

有位師父說,他常提醒自己「不要去看別人」。

他年輕時到處參訪名師,一心用功。

其間遇到一位德行很孚眾望的老師,一向不收弟子,但看他求道心切,很有慧根,破例收他為徒。

一天,弟子從外面回來,侃侃談起一天見聞並對某人偏離正道、不合正法的行徑,多加評論,很是感慨。

老師默不作聲,定定地看著他,嚴肅地說了一句讓他至今不能忘懷的話:「到現在你還在看別人

老師的話充滿沈痛、惋惜、失望,如當頭棒喝,讓他非常羞愧,自己的修行,根本還沒上路呢!

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不是修正別人的。

「去看別人」,不免看到別人的是、非、長、短,心念就起了分別,心中所想,就不吐不快,於是就有了批評、論斷,人間是非煩惱就由此產生並循環。

「去看別人」,就是想去改變別人或羨慕別人,改變別人是竟一生之力而徒勞無功之事,但自己卻累了一生。而羨慕別人也令自己不安,是因為有了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相信自己就愈看不清自己的優勢。

「不看別人」,就能減少受別人影響的機會,降低評斷或改變別人的衝動,這就是安定自己,照顧好自己。

作行政工作的人,人與人間互動頻繁,心最容易受到干擾。

所以要有自覺,提醒自己「攝心」,先不要去想「人」的問題,只用心在目前該要解決的「事」上。

「寄情於人,不如寄情於事」,專心在「事」上,不想「人」的問題,心情就完全不同。

常將心收回到自己身上,就可減低被別人牽引的力量。

有位朋友說她父親已近八十歲了,老媽還是常數落老爸積習難改,她說,父母的相處模式,讓她有所警惕,一輩子用盡力氣在期待別人中度過,無形中心就失去了自由,也自廢了創造快樂的能力。

我們從人生經驗中,會歸納出人性常態,漸漸地清楚一個人的個性、人格、習氣是很難靠別人扭轉的,除非自己經驗成熟,時機到了,才能真正徹悟,人要自己真想改變才能改變。

而且從另一角度來看,清明的人,想要影響別人,也會視自己的份量(影響力)、利害關係、權力與需求關係、親疏、事情輕重……等等,來權衡是否有力量、有必要去改變別人。

其實,每個人要做他自己,每個人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不必操心、期待別人,因為凡事自有因果,而這個「果」,反過來會教會他。

凡人慈心不足,且創傷很多,所以心不平靜。
沒有能力安定自己,就先不看別人,不去批判別人的是非,不看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接受別人做他自己,為自己負責。

回到專心處理自己的心念,理性地權衡現實,單純專注在事情的解決上。

把心放在家裡~幸福才會繁衍不息---網路佳文共欣賞

那天他的心情很好,老總剛通知他的策劃方案通過了,客戶還要和他簽署下一套產品的策劃協議。為此老總特意批了男人3天的假期,讓他徹底放鬆一下。這是男人連續奮戰幾天的成果,他有點喜不自禁。下班後同事嚷著讓他請客,他欣然應允。待一幫人吃完飯、K完歌回來,夜已深了。

他飄飄然地回家,進門、開燈、喊女人的名字,不應。一低頭,就看到了女人放在鞋櫃上的離婚協議書。男人發了慌,沒想到她會來真的。以前他們也鬧,但至多是她嘔氣不肯理他,或者跑回娘家住幾天,過後就自動和好了。

可這次,女人顯然動了真格,她已經把自己的東西打包帶走。

協議上財產分割得清清楚楚,房子歸他,存款歸她,孩子也由她管,他每月出二萬塊錢的撫養費。他記起來,早上出門時,的確和女人拌了幾句嘴。

女人讓他下午去開女兒的家長會,他說太忙,沒時間。女人就惱了,說:「你一天到晚就是忙忙忙,什麼時候把我和孩子把這個家放在心上過?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

他說:「不就是一個家長會嗎?誰去不一樣?你別沒事兒找事。」是啊,有多大的矛盾呢?他是個事業型的男人,把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可那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她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這也有錯嗎?
可是此刻,男人站在這個清寂空落的家裡,第一次覺得,這個沒有了女人的家,實在稱不上家。

他的成就,因為沒有女人的分享,也變得 毫無意義。

第二天,男人回家去看父母。因為一直忙,他好久沒回去了。父母看到他,都有些驚訝。父親問:「你那麼忙,怎麼有空回來?」他說:「公司給了3天假,回來看看。」

母親盯著他的臉研究半天,緊張地問:「沒出什麼事吧?你媳婦兒和孩子怎麼沒回來?工作出差錯了?和媳婦兒吵架了?」母親一連串的問題讓他的臉發紅,是回家太少的緣故吧?這個本應該他常回來的地方,現在他回來反而顯得不正常了。

父親慌忙去買菜,母親留在家裡陪他聊天。母親拿來花生和核桃讓他吃,剛坐下,電話就響了。隔得老遠,他就聽見父親的聲音:忘了跟你說了,給你泡的蜂蜜菊花茶在窗台上放著,現在喝剛剛好,你趕緊喝啊小心放涼了。」母親掛了電話,端起茶剛喝了一口,電話又響了,還是父親:「咱家的水費是不是該交了?我忘了拿單子,你把編號告訴我,我順路去交一下。」

放下電話,母親笑著埋怨,你爸這人啊,就是事多,出去一趟,能往家裡打十幾個電話。那點工資,都交給電信者了。

正說呢,父親的電話又來 了,父親的聲音很興奮:「老太婆,你不是喜歡吃黃花魚嗎?今天菜市場有賣的,我買了3條,回去我親自做你最喜歡吃的清蒸黃花魚。」二十多分鐘裡,父親的電話接二連三地響,母親也不厭其煩地接。

與其說母親在陪他聊天,倒不如說是陪父親聊天。他終於忍不住抱怨說:「我爸怎麼越來越瑣碎了?其實有些電話根本就沒必要打,回來再說能差多少?」

母親笑著糾正他:「傻孩子,你爸的心思你哪裡能懂?他不是瑣,而是把心留在家裡,有牽掛有寄託,所以才會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他怕我跑來跑去接電話會摔跤,還專門把家裡的電話換成了子母機。你爸他人雖然在外面,卻把心放在了家裡,家裡事無鉅細,他都掛念著呢。不要以為只要往家裡拿錢就行了,家不是放錢的地方,而是放心的地方,只有把心放在家裡,愛和幸福才會在家中長駐,你明白嗎?」

他看著母親意味深長的目光,醍醐灌頂一般,剎那間醒悟過來。他想起自己忙起來時,從不曾給家裡打過電話,甚至她打過來的電話也被他匆匆掛斷;想起自己陪上司應酬和同事聚餐,家裡的那盞燈一直為他亮到深夜,他卻從不曾想過女人的孤獨和牽掛;想起孩子都6歲了,多次要求他帶她去動物園去遊樂場,他的諾言卻遲遲未能兌現……是因為忙,還是他從不曾把心放在家裡?

那天晚上,他去接女人回來。女人猶豫著不肯回,他急急地跟女人解釋:「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了,我以前是忽略了你,忽略了咱的家,我以為只要源源不斷地往家放錢,就能保證我們的幸福。我差點把愛弄丟了,以後我會把心放在家裡,把家放在心上,你願意跟我回家嗎?」

女人沒有回答,卻慢慢地走過去,投進他的懷裡,哭了。是的,家是放心的地方,是盛愛的地方。忙,從來都不是理由,心在,愛在,牽掛在,幸福才會繁衍不息。

小和尚的大石頭值多少錢? ---網路佳文共欣賞

小和尚的大石頭值多少錢?

大都市城外山上有一座峰巒環抱,翠竹蔥蔥,松柏鬱鬱的古剎,有一天,一個小和尚跑過來向老和尚請教:「師父,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

老和尚說:「你到後花園搬一塊大石頭,拿到山下菜市場上去賣,假如有人問你什麼價錢,你不要講話,只伸出一個指頭;假如他跟你還價,你不要賣,然後馬上抱回來,師父就告訴你,你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第一天一大早,小和尚抱了一塊大石頭,興致勃勃地跑到山下菜市場上去賣。菜市場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人們很好奇,誰會買一塊石頭呢?結果沒一會兒,一個家庭主婦走了過來,問小和尚:「這石頭多少錢賣呀?」

小和尚伸出了一個指頭,那個家庭主婦說:「10塊錢?」
小和尚搖搖頭,家庭主婦說:「那麼是100塊錢?好吧,好吧!我剛好拿回去壓酸菜。」小和尚聽到:「我的媽呀,一文不值的石頭居然有人出100元錢來買!我們山上有的是呢!」

於是,小和尚遵照師父的囑託沒有賣,樂不可支地抱回山上,去見師父:「師父,今天有一個家庭主婦願意出100元,買我的石頭。師父,您現在可以告訴我,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了嗎?」

老和尚說:「嗯!不急,你明天一早,再把這塊石頭拿到博物館 門口去,假如有人問價,你依然伸出一個指頭;如果他還價,你不要賣,再抱回來,我們再談。」
第二天早上,小和尚又興高采烈地抱著這塊大石頭,來到了博物館。

在博物館外,一群好奇的人圍觀,竊竊私語:「一塊普通的石頭,到底有什麼價值,難不成是什麼稀奇呢?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而已。」
這時,有一個人從人群中竄出來,對小和尚大聲說:

「小和尚,你這塊石頭要賣多少錢啊?」小和尚沒出聲,伸出一個指頭,那個人說:「1000元?1000元就1000元吧,剛好我要用它雕刻一尊神像。」
小和尚聽到這裡,倒退了一步,嚇得說不出話!但小和尚依然遵照師父的囑託沒有賣,趕緊抱回山上,去見師父,見到師父說:「師父,今天有人要出1000元買我這塊石頭,這回您總要告訴我,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了吧?」

老和尚哈哈大笑說:「你明天再把這塊石頭拿到古董店門口去賣,照例有人還價,但仍然不要賣掉它。你就把它抱回來。這一次,師傅一定告訴你,你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小和尚聽後徹夜難眠,只恨天亮的太慢,好不容易到了天亮,他急忙捧著石頭跑到古董店門口,突然出現一名的拍賣師告訴他這是千年不遇的寶石,問他要賣多少錢,小和尚沒出聲,伸出一個指頭,拍賣師說:「10000元?」小和尚搖了搖頭,拍賣師出價說:「100000元就100000元吧,我要好好珍藏它!」小和尚聽了幾乎當場暈倒,趕緊抱回山上,去見師父,見到師父說:「師父,今天有人要出100000元買我這塊石頭,這回你總要告訴我,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了吧?」

老和尚指著石頭打斷他說:「其實,我們並不打算賣它,不過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麼石頭的形狀和外表都沒有變,而你的想法和做法卻再三變化呢,我之所以讓你這樣做,主要是想培養和鍛煉你充分認識自我價值的能力,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菜市場,那麼你只有那個市場的理解力,你就永遠不會認識更高的價值。

不管你在什麼地方,同樣的你,有人將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貶得很低,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在懂價值的人面前,才有價值。不要管別人怎麼看,關鍵是自己怎麼看自己。總而言之,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價值!」

※【激勵一點通】※
也許你就一個普通的石頭,只要你認為自己是一塊寶石,別人也可能把你當寶石來看,也許你就是一個寶石,可是你卻認為認為自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也許只配給人做成墊腳石來看待。

臨終病人最後悔的五件事情---網路佳文共欣賞

做自己吧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Facebook, twitter上頻頻被轉,Nurse reveals the top 5 regrets people make on their deathbed

它的原文是一名叫Bronnie Ware的護士寫的。Bronnie Ware專門照顧那些臨終病人

所以有機會聽到很多人臨終前說出他們一生裡最後悔的事。她作了一個概括,有5件事是大多數人最後悔的。

很好奇為什麼這麼多人轉載它,也許,因為這是一種你永遠無法提前經歷的事吧。

你不會時常面對別人的死亡,你更不怎麼時常有機會聽到一個臨終前的人告訴你他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而即便你聽到,你又會覺得自己來日方長。我們似乎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的生命到了盡頭時,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究竟錯過了什麼,最後悔什麼。

1. 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這是所有後悔的事中最常聽到的。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較之那些我們做過的事,人們後悔的往往是那些沒做的事。

所以當人們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往往會發現有好多夢想應該實現,卻沒有實現。

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工作、你的感情、你的伴侶,其實我們多少人過著的是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

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又可能,一直以來你把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當作是你想要的生活。

當你疾病纏身時,才發現其實自己應該而且可以放下很多顧慮追求你要的生活,似乎已經晚了一點。

2. 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Ware說這是她照顧過的每一個男病人會說的話。

因為工作,他們錯過了關注孩子成長的樂趣,錯過了愛人溫暖的陪伴,這是他們最深的後悔與愧疚。

其實對於現在的職業女性來說,這也將成為一個問題。

如果把你的生活變簡單些,你也許會發現自己在做很多你以為你需要做其實不需要你做的事。

騰出那些事佔的空間,可能你會過得開心一點。

3. 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太多的人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只是為了「天下太平」,不與別人產生矛盾。

漸漸他們就成了中庸之輩,無法成為他們可以成為的自己。其實,有很多疾病與長期壓抑憤怒與消極情緒有關。

也許當你直言不諱,你會得罪某些人。但可能從此以後因為你的中肯,你們不打不相識

又或者翻臉,正好讓你擺脫這種需要你壓抑自己感受才能維持的累人關係。

不管哪一種結果,你都是贏家,不是嗎?——不過當然,直言不諱還是有底線的。

4. 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繫。

老朋友的好,我們總要到自己有事了的時候才會想到。

多少人因為自己忙碌的生活忽略了朋友忽略了曾經閃亮的友情。

很多人臨終前終於放下錢、放下權,卻放不下心中的情感與牽掛。

朋友也好,愛人也罷,其實生命最後的日子裡,他們才是我們最深的惦念。

5. 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過開心點。

也許有點出乎意料,但這一條也在前5之中。很多人直到生命的最後才發現,「快樂是選擇」。

他們在自己既定習慣和生活方式中太久了,習慣了掩飾,習慣了偽裝,習慣了在人前堆起笑臉。

就像五月天的那首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給的保護色」。

他們以為是生活讓他們不快樂,其實是他們自己讓自己不快樂了。

是只有臨終的時候才會發現,別人怎麼看你又有什麼關係呢,傻也好,怪也罷,能有真心的笑,比什麼都值得。

真的是太蝦了---網路趣聞分享

龍蝦做的摩托車,海綿寶寶應該想要一台
你有沒有看過龍蝦做成的摩托車?最近在中國福州舉辦的一個美食展中,來自台灣的廚師黃銘波用龍蝦殼做出了一台摩托車模型,雖然不是實物大小,不過做得超級逼真,幾乎每個部件都是用了龍蝦殼做成,但也保留了龍蝦的造型,很酷呢!只是不曉得這個模型放久了,會不會開始有味道跑出來?